如何在党建展厅设计中实现虚实结合的空间布局?
【2025-05-19】
来源:原创 点击量:41
在沈阳党建展厅设计中实现 “虚实结合” 的空间布局,需通过实体展陈与数字技术的有机融合,构建 “历史可触摸、现实可感知、未来可预见” 的沉浸式体验场景。以下从设计逻辑、技术应用、场景案例及落地要点展开说明:
-
以实载虚:通过文物、雕塑、场景复原等实体元素奠定 “真实性” 基调,避免数字技术过度堆砌导致的 “空泛感”。
-
以虚拓实:利用投影、VR、全息等虚拟技术延伸实体空间的叙事维度,打破物理空间限制。
-
虚实互融:在关键节点让实体与虚拟元素产生互动(如触摸实体装置触发数字内容),强化观众的参与感。
阶段
|
实体元素
|
虚拟技术
|
情感递进
|
历史沉浸
|
文物展柜、复古场景复原
|
投影历史影像、声效模拟
|
从 “实物见证” 切入,引发怀旧共鸣
|
现实共鸣
|
主题雕塑、数据展板
|
互动屏、AR 数据可视化
|
用 “虚实对比” 凸显发展成就
|
未来展望
|
留白空间、可触摸装置
|
裸眼 3D、VR 未来场景
|
以 “虚拟前瞻” 激发使命担当
|
-
案例:中共一大会址场景复原
-
实体部分:按 1:1 比例还原石库门建筑内景,陈列桌椅、煤油灯等实物,墙面嵌入历史照片展板。
-
虚拟部分:
-
桌面设置 “全息投影装置”,触摸桌面可触发虚拟人物(如毛泽东、董必武)“重现” 会议场景;
-
墙面隐藏式投影动态展示《共产党宣言》中文首译过程,文字投影与实体展板上的历史文献叠加。
-
技术逻辑:用实体构建 “物理锚点”,虚拟技术补充 “动态叙事”,观众可通过触摸实体物件触发数字内容,增强 “代入感”。
-

-
案例:党的创新理论展区
-
实体部分:中芯设置 “理论之树” 雕塑(树干为不锈钢材质,树枝镶嵌各时期理论名称)。
-
虚拟部分:
-
观众触摸雕塑树枝上的文字(如 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”),地面投影同步展开相关关键词云图;
-
墙面设置 “AR 互动长卷”,手持实体展板(印有党徽图案)靠近感应区,长卷动态呈现脱贫攻坚、科技创新等成就画面。
-
技术逻辑:将抽象理论转化为 “可触摸的实体符号 + 可互动的数字内容”,用 “动手操作” 替代单向灌输。
-
案例:乡村振兴成果展示
-
实体部分:展台上陈列农产品实物(如扶贫地区特色水果)、村民手工制品,搭配 “脱贫前后房屋模型对比”(实体模型呈现土坯房→砖瓦房的变化)。
-
虚拟部分:
-
模型上方设置透明 OLED 屏,播放该地区脱贫过程的纪录片,影像与实体模型叠加形成 “虚实叠影” 效果;
-
墙面 “数据魔方” 装置:由多个立方体实体模块组成,旋转模块可触发对应面的 LED 屏显示相关数据(如 GDP 增长、就业率提升)。
-
技术逻辑:用实体展品 “具象化” 成果,用动态数据 “量化” 发展,虚实结合强化 “可感知的变迁”。
-
案例:2035 远景目标体验
-
实体部分:设置 “未来之门” 造型装置(金属框架 + 玻璃材质),地面铺设感应式 LED 灯带。
-
虚拟部分:
-
观众穿过 “未来之门” 时,玻璃上的全息投影自动播放 “2035 年城市生活场景”(如智能交通、生态社区);
-
墙面 “梦想留言墙”:实体为毛玻璃材质,观众用电子笔书写愿景后,内容实时转化为虚拟星空上的 “流星” 飘动。
-
技术逻辑:用实体装置构建 “仪式感入口”,虚拟技术创造 “超现实想象空间”,激发观众对未来的参与感。
-
小空间:优先使用投影 mapping、镜面反射 + 虚拟影像(如用镜面延伸视觉,在有限空间内 “虚拟” 扩大展区)。
-
大空间:可引入 AR 沙盘、机械装置联动投影(如大型党史时间轴装置,机械翻转板块时触发顶部投影播放对应历史事件)。
-
禁忌:避免在文物密集区使用强光源投影,防止紫外线损伤展品;互动装置需预留足够操作空间(如 VR 体验区至少保证 1.5m×1.5m 活动范围)。
-
听觉:在实体场景中隐藏音响系统,播放与展品匹配的环境音(如长征场景搭配风雪声、脚步声)。
-
触觉:重要历史节点设置 “触感展板”(如浮雕式地图,触摸凹凸纹理触发语音讲解)。
-
视觉:实体展品与虚拟影像的色调需统一(如历史展区均采用暖黄色滤镜,未来展区用冷色调),避免色彩冲突破坏沉浸感。
-
模块化设计:虚拟设备(如投影主机、互动屏)采用嵌入式安装,便于后期升级;实体展柜预留电源接口,支持临时接入数字装置。
-
内容更新机制:建立 “实体展板 + 智能灯箱” 组合,重要会议后可快速更换灯箱电子内容,实体框架无需改动。
-
元宇宙党建展厅
-
线下展厅设置 “元宇宙入口”(如 VR 穿戴设备),观众可同步进入线上虚拟展厅,与远程参观者协作完成 “重走长征路” 等虚拟任务,线下实体装置(如党旗雕塑)与线上模型实时联动。
-
生物识别技术增强互动
-
在宣誓区设置 “心率感应装置”,观众触摸宣誓台时,屏幕根据心率变化生成动态党旗光影,心率越快则党旗光芒越耀眼,用生理数据强化情感共鸣。
-
嗅觉场景的虚实联动
-
在抗战展区释放 “硝烟味” 香氛,同时投影呈现战火场景;在新时代展区散发 “绿植清香”,搭配生态发展的虚拟影像,通过多感官刺激加深记忆。
误区
|
解决方案
|
技术堆砌,喧宾夺主
|
明确 “技术为内容服务” 原则,每个虚拟装置必须对应具体叙事目标(如 “VR 体验” 需服务于 “感悟长征精神” 而非单纯炫技)。
|
实体与虚拟割裂感强
|
通过统一的色彩体系、材质质感(如金属框架衔接实体展墙与 LED 屏)、空间尺度(虚拟影像比例与实体场景匹配)增强整体感。
|
互动流程复杂难操作
|
简化交互逻辑(如 “一键触发” 而非多步操作),关键装置设置可视化引导标识(如地面箭头、灯光提示)。
|
虚实结合的本质是让 “历史可触碰,精神可感知”。在党建展厅中,实体是 “根”,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;虚拟是 “翼”,赋予叙事无限延展的可能。通过精准的场景定位、技术适配与感官融合,可打造既有温度又有张力的党建空间,让观众在虚实交织中深化对党的理解与认同。
辽宁华鼎集团专业从事展览展示、展室设计、展示馆设计、史馆设计、沈阳党建展厅设计、企业展厅设计、陈列馆设计、展陈设计等,属综合性策划设计、施工搭建为一体设计定制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