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陈设计中,如何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,如节能、环保材料的使用等?
【2025-08-25】
来源:原创 点击量:153
在
沈阳展陈设计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,不仅能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,还能通过 “绿色叙事” 强化展览的社会责任价值,同时长期来看可减少运营成本。其核心在于从
前期规划、材料选择、能源利用、施工落地到后期运营全流程渗透 “节能、环保、可循环” 逻辑,具体可从以下五大维度系统实施:
展陈设计的可持续性需从 “源头” 把控,通过科学规划减少资源浪费,避免 “一次性设计” 带来的环境负担:
-
空间规划:优化布局减少能耗
-
利用自然条件:优先规划开放式展区,结合建筑原有采光(如天窗、落地窗)设计展品动线,减少白天人工照明需求;对于需恒温恒湿的展区(如文物、艺术品展),集中划分区域而非分散布局,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损耗。
-
模块化空间结构:采用 “可拆卸、可重组” 的空间框架(如铝合金骨架、模块化隔断),避免传统固定墙体的 “一次性施工”。例如临时展览结束后,隔断可拆解用于其他展览,或捐赠给小型展馆复用,减少建筑垃圾。
-
功能整合:减少冗余设计
-
避免 “为设计而设计” 的装饰性元素(如一次性造型装置、临时布景),将展陈功能与环保需求结合。例如用 “绿植墙” 替代人工装饰画,既满足视觉需求,又能净化空气;用 “可书写展板”(如磁性白板、可擦除涂料)替代一次性纸质海报,降低纸张消耗。
-
生命周期设计:考虑 “全周期” 环保性
-
区分 “永9性展览” 与 “临时性展览” 的设计策略:永9性展览可选择耐用性强、维护成本低的材料(如防腐木材、再生金属);临时性展览(如展会、短期特展)则优先使用 “可快速降解、易回收” 的材料(如纸质展架、竹制道具),避免展览结束后大量废弃物产生。
材料是展陈设计中 “可持续性” 的核心载体,需优先选择低污染、可降解、可回收、本地化的环保材料,同时兼顾安.全性与展示效果:
此外,需注意材料的 “本地化采购”:优先选择本地生产的环保材料(如本地木材、本地再生工厂生产的板材),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(据统计,跨区域运输材料的碳排放量占材料全周期污染的 15%-20%)。
展陈设计中的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照明、空调、互动设备三大板块,需通过 “减少能耗、利用可再生能源” 实现节能目标:
-
照明系统:精准节能,优先自然光
-
自然光蕞大化:在展区规划时,将对光照敏感度低的展品(如现代艺术品、科技产品)布置在采光良好的区域,白天关闭或调暗人工照明;对光照敏感的展品(如古籍、油画、文物),则采用 “遮光 + 低照度专业照明”(如无紫外线射灯),避免自然光直射损伤展品,同时减少能耗。
-
智能照明控制:采用 “人体感应 + 光感” 双控系统,例如观众进入展区时自动亮起灯光,离开后 5-10 分钟自动关闭;白天根据自然光强度自动调节灯光亮度(如晴天调暗、阴天调亮),可减少 30% 以上的照明能耗。
-
选择低耗光源:全展区采用无汞 LED 灯(相比传统白炽灯节能 80%,相比普通荧光灯节能 50%),且优先选择 “暖白光(2700K-3000K)” 或 “冷白光(4000K)” 的低色温光源,避免高色温光源(如 6000K 以上)的光污染。
-
空调系统:精准控温,减少能耗
-
分区控温:根据展品需求划分 “恒温恒湿区”(如文物展需 20±2℃、湿度 50±5%)与 “普通展区”(如民俗展、科技展可采用自然通风 + 局部空调),避免全馆统一高能耗控温。
-
节能设备:选用一级能效的空调系统,搭配 “热回收装置”(回收空调排出的废热用于预热新风),可降低 15%-20% 的空调能耗;对于临时展览,优先使用 “移动空调” 而非改造固定空调系统,减少设备闲置浪费。
-
可再生能源利用:降低对传统能源依赖
-
太阳能:在展馆屋顶、户外展区安装太阳能光伏板,为照明、导视系统、小型互动设备供电(如户外展区的射灯、电子导览屏);若条件允许,可搭配储能电池存储电能,满足夜间或阴天的基础用电需求。
-
自然通风:对于气候适宜的地区(如春秋季),设计可开启的天窗、侧窗,结合 “热压通风”(热空气上升排出,冷空气从下部进入)原理,替代空调实现通风降温,减少夏季空调使用时长。
展陈施工阶段易产生建筑垃圾、噪音污染与能源浪费,需通过 “绿色施工” 规范降低环境影响:
-
减少建筑垃圾
-
预制化施工:提前在工厂完成展柜、隔断、道具的模块化生产,现场仅进行组装,避免传统 “现场切割、现场涂装” 产生的木屑、油漆废料;例如展柜框架在工厂预制,现场仅安装玻璃与面板,建筑垃圾可减少 40% 以上。
-
废料回收: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可回收材料(如金属边角料、剩余木材、塑料板材)集中分类,联系专业机构回收处理;不可回收的废料(如油漆桶、胶水罐)需按 “危险废弃物” 规范处置,避免污染土壤或水源。
-
降低施工污染
-
选择低污染施工工艺:避免使用 “现场喷漆”(改用工厂预涂装板材)、“溶剂型胶水”(改用无醛热熔胶),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)的排放;墙面装修优先采用 “免胶铺贴”(如磁吸墙板、卡扣式壁纸),降低胶水污染。
-
控制施工噪音与粉尘:使用低噪音设备(如电动螺丝刀替代气动工具),在施工区域设置防尘网、洒水降尘,避免影响周边环境与人员健康。
展陈的可持续性不jin限于 “设计与施工”,还需延伸至 “运营维护与展览结束后的回收”,避免 “一次性展览” 的资源浪费:
-
运营维护:降低长期消耗
-
材料维护:选择易清洁、耐磨损的材料(如再生橡胶地板、无醛板材),减少后期维修更换频率;定期检查展柜、照明、空调系统,及时修复故障(如更换损坏的 LED 灯、清理空调滤网),保证设备髙效运行,降低能耗。
-
减少耗材:推广 “电子导览”(如小程序、AR 导览)替代纸质导览手册;用 “可擦写黑板、电子屏” 替代一次性宣传物料,降低纸张消耗。
-
展览回收:实现资源循环
-
可循环材料回收:展览结束后,拆解模块化隔断、金属展架、竹制道具,分类整理后存入仓库,用于后续展览或捐赠给公益机构(如社区展馆、学.校展厅);对于可降解材料(如纸质展架、竹制装饰),可交由专业机构进行堆肥处理,转化为有机肥料。
-
不可回收材料处理:对于无法循环的材料(如破损的布艺、少量塑料配件),需按环保规范分类处置(如塑料送回收站、布艺送垃圾焚烧厂发电),避免随意丢弃造成污染。
沈阳展陈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,本质是 “平衡‘展陈效果’与‘环境责任’”—— 通过 “全流程规划、环保材料、节能能源、循环利用”,既满足展览的叙事需求与视觉体验,又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蕞低。如今,“绿色展陈” 已成为行业趋势,不仅能提升展馆的社会形象,还能通过 “可持续叙事”(如在展览中加入 “环保材料介绍、节能技术展示”)让观众直观感受可持续理念,实现 “展陈内容” 与 “设计形式” 的双重环保价值。